韩国人的祖先是通古斯人?不为人知的朝鲜半岛史朝鲜族是中国人还是韩
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亚洲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变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教科书中所呈现的历史观并未能深刻揭示亚洲历史的真正活力与多样性。当前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考古学和遗传学的进展,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一历史观。
朝鲜民族的祖先,即通古斯系的民族,在古代中国被称为“濊貊”。濊貊是中国东北南部以及汉四郡附近地区的古老部族,有时也被称作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中曾称之为“亳人”或“发人”。“濊”字在《汉书·武帝纪》中写作“薉”,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则记作“濊”,其字面含义指的是“秽”,即污秽不洁之意。
这个字眼在古代历史中显得非常贬低,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许多周边民族的侵扰,尤其是匈奴和犬戎的入侵,使得中原的祖先对这些外族常抱有敌意。例如,匈奴一词即含有“恶劣、混乱”的意味,意指这些外族是“坏家伙”;犬戎则是指“像狗一样的蛮族”。相比之下,“濊”这一词对通古斯系民族的指称更为侮辱,古人认为居住在东北遥远地区的通古斯人有着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例如他们以尿液洗手和洗脸,住在坑里而非房屋中,穿着猪皮并在冬季涂抹猪皮膏来抵御严寒。这些生活细节解释了为什么中原人民会用如此贬低的词汇称呼他们。
通古斯民族的扶余族,是这些部落的一个分支。公元前1世纪,扶余族在朝鲜半岛建立了高句丽,接着在4世纪初建立了百济。随着东汉的扩张,扶余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韩人混合,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韩国人。韩人是朝鲜半岛南部和中部的农业民族,被视为朝鲜半岛的原始居民。尽管韩人并没有明确的种族划分,现代学术通常将他们称为“生活在三韩之地的人”。
高句丽在4世纪末至5世纪间逐渐崛起,建立了从中国东北至朝鲜半岛北部的广阔版图。根据《三国史记》记载,扶余的王族于公元前37年建立了高句丽。之后,扶余族向南扩张,并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了百济。根据中国史书《北周书》和《隋书》的记载,百济的王族源自扶余族,且与高句丽王族有血缘关系。
百济的都城最初设在流经首尔的汉江南岸的汉城,后因受到高句丽的压力,百济王国于公元475年将都城迁至南方的熊津,即今天的公州。538年,再次迁都至泗沘,即今天的扶余。至新罗时期,泗沘作为历史遗迹被命名为“扶余”,并在201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高句丽和百济的历史来看,朝鲜半岛古代确实由通古斯系的扶余族统治。扶余族起源于濊貊部族,因此可以说朝鲜族的根源来自濊貊。
有一种假说认为,扶余族不仅向朝鲜半岛扩张,还可能向南进军并建立了日本的大和朝廷。这一观点由东京大学的江上波夫教授于1948年提出,曾一度受到广泛支持,但如今已因缺乏证据而被否定。然而,部分韩国学者仍对这一观点持支持态度。东洋大学教授金云会认为,扶余王族迁南建立百济王朝,并称百济王的后代成为了日本的应神天皇。然而,关于百济王朝与应神天皇的关系,这一说法缺乏实质证据,因此并不被普遍接受。
关于百济的建立,有几种不同的记载。《三国史记》中的记载表明,高句丽的始祖与扶余王族的女子所生的儿子建立了百济,并且最初的国名为“十济”,后来因为百姓的帮助而更名为“百济”。中国史书《隋书》中的记载则认为,扶余王“尉仇台”被高句丽所灭,其余家族成员渡海来到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百济。
濊貊的通古斯系民族原生活在外满洲地区,即今天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到哈巴罗夫斯克一带。古时,这一地区的通古斯系民族被称为肃慎。公元前6世纪,孔子曾描述过肃慎民族的弓箭特征。之后,肃慎族群经历了多个历史变迁,公元1世纪至4世纪,他们被称为挹婁,4世纪至6世纪末,他们被称作勿吉,而6世纪末至7世纪末则为靺鞨。
靺鞨族分为南部的粟末部和北部的黑水部,粟末部最终与高句丽遗民共同建立了渤海国(698年—926年)。黑水部则成为了女真族的祖先,后来的金朝和清朝均由此而起。
至中世纪高丽时期,女真族进一步南下,逐步与朝鲜族群发生混血。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代韩国人的基因构成与通古斯系民族相似,这与他们的历史混血过程是相符的。
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朝鲜人可能源自北方的通古斯系鄂温克族。虽然这种说法存在争议,但其文化习惯与朝鲜人确实有相似之处,比如容貌、图腾信仰和祈祷风俗等。
通古斯人属于阿尔泰语系。如今,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民族有蒙古裔和通古斯裔。虽然这些民族共享相同的语言体系,但由于地理隔阂,它们之间的语言差异相当显著。尽管如此,通古斯民族在历史上始终有着紧密的文化和遗传联系。
通古斯人起源于外满洲、朝鲜半岛北部及西伯利亚等地区,这些区域如今分别属于俄罗斯、中国和北朝鲜。今天,通古斯语系的使用者已不多,俄罗斯大约有6万人,而中国则约有5万人。虽然不同地区的部族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隔阂,但它们的共同祖先和基因却无法忽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