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卫满从燕人变为朝鲜人韩国两位历史学家连学术规范也不讲了_朝鲜族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
最近我撰写了几篇揭露韩国对中国领土野心的文章,本篇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重点介绍两位韩国历史学者李基白和金贞培。这两位学者为支持韩国政府实现其隐秘的领土野心,抛弃了学术规范,违背基本逻辑,极力扭曲历史,试图将卫满朝鲜的建立者卫满从中国的汉人变成朝鲜人。
在之前写的《韩国质疑东北工程、抢中华文化背后,隐藏着其对中国领土的野心》一文中,我提到过中韩两国在高句丽、古朝鲜、渤海等历史问题上的争议,尤其是古朝鲜历史的争论,其中两国的争议点如下:
我在那篇文章中揭露了韩国如何将古朝鲜的建立归功于檀君这一神话人物,并且有意抹去其真实历史背景。本篇文章将介绍韩国学者如何试图将“卫满朝鲜”从中国历史中割裂出去,宣称它是朝鲜的。
卫满朝鲜自公元前194年建立,至公元前108年灭亡,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根据《史记·朝鲜列传》的记载: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余人。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传子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
这段历史清楚地表明,在卫满建立朝鲜之前,中国已经有大量的亡民逃亡至朝鲜半岛。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卫满朝鲜的王族及其后代都是来自燕国,且其国民包括真番、朝鲜蛮夷以及汉族亡民。卫满采取了“诱”的政策,吸纳大量中国亡民进入其境内。因此,卫满朝鲜的统治者显然是汉人,虽然主体是朝鲜人,但中国的成分不可忽视。值得注意的是,《史记》是司马迁所写的,当时卫满朝鲜正处于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这段历史对他来说是当代史,因此是可信的。这一结论在学术界广泛认同,至今无争议。
接下来,我们介绍李基白。这位学者于1924年出生,2004年逝世,是韩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毕业于首尔大学,并曾在梨花女子大学、西江大学、翰林大学等高校任教。李基白是构建韩国民族性和独立性史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历史著作批判了既有的殖民史观,避免了极端民族主义史家的主观看法,具有较强的考证性。他的代表作包括《国史新论》《韩国史新论》等。
然而,李基白虽然在学术上颇具声望,但他却为了政治目的无视学术规范,竟以荒唐的理由证明卫满是朝鲜人。以下是他提出的三点所谓依据:
这条论据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李基白作为知名学者,必然知道中国历史中许多文化交流的事例,比如“吴太伯披发纹身”的历史。他应该明白,卫满作为外来者,理应“入乡随俗”,将自己的装束和发型与当地人接轨。因此,将这一点作为证据,不值一驳。
“朝鲜”这一名称的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中就曾提到过东海和北海边的“朝鲜”一国。再者,朝鲜这一名字在周朝便已有提及。因此,卫满用“朝鲜”来称自己的国家,恰恰反映了其与中原的联系,而非证明他是朝鲜人。李基白的这种逻辑完全不成立。
这条理由也十分牵强。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清朝统治者重用汉臣,英国殖民者在殖民地重用本地人,这并不能证明这些统治者本身就是本地人。卫满重用朝鲜人,并不意味着他本身是朝鲜人。
李基白在没有推翻《史记》和《后汉书》中的相关记载的情况下,竟然通过这些荒唐的理由试图证明卫满是朝鲜人,这只能说明他为了迎合政治需求,放弃了学术的基本原则。
接下来是另一位韩国学者金贞培,他曾在高丽大学任教,并担任过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委员长。金贞培的著作《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也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在关于卫满朝鲜的部分。
金贞培在书中提出,卫满朝鲜的文化特征与燕国的文化并不相同,尤其是对于卫满朝鲜的民族成分,他否定了卫满是燕人这一观点,声称卫满及其追随者是朝鲜人系统的一部分。他援引李丙涛的观点,提出燕国境内的居民不仅仅是汉人,还包括东胡和朝鲜人,进而推测卫满朝鲜也应当属于“朝鲜人系统”。
然而,这一推理存在严重的逻辑漏洞。首先,金贞培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貊族并没有大规模迁移到朝鲜半岛,而是大多数融入了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中。金贞培的推论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他将部分貊族与现代朝鲜族的起源相联系,却忽视了其他历史材料。如此简单粗暴地将卫满朝鲜与朝鲜人系统捆绑在一起,显然是为了迎合政治需求,而非真实的历史研究。
李基白和金贞培,两位韩国历史学界的重要人物,竟然在处理古朝鲜历史时完全抛弃了学术严谨性,他们的结论完全是为了政治目的服务的。韩国学者如此荒唐的历史编纂方式,难怪他们指责中国的“东北工程”歪曲高句丽历史,实在是自欺欺人,荒唐至极!
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