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最近被娱乐圈的“瓜”给包围了?那些明星们的私生活,简直就像是一部部精彩纷呈的连续剧,让人停不下来。今天,就让我来和你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吃瓜”心理。

吃瓜成瘾,你中招了吗?

还记得那个“瓜太多,包容度提高,有瓜赶紧爆”的梗吗?这简直就是我们吃瓜群众的写照。自从娱乐圈的“瓜王”汪峰宣布要发新歌,微博热搜就天天爆,网友们已经吃瓜吃到撑,三观都快要崩塌了。

有时候,那些听起来不可能的瓜,反而越有可能是真的。比如,郑爽张恒代孕弃养,华晨宇张碧晨未婚生育,这些事件都让网友们把基本所有爆料都当真了。但是,这时候就有很多人浑水摸鱼,造谣、抹黑,导致将近30位明星在同一天发布辟谣声明。

虽然网友们已经逐渐提高自己的包容度,纷纷表示“有啥瓜赶紧爆”,但吃瓜群众的胃口却越来越大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心理机制在起作用——得寸进尺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吃瓜群众的“心理陷阱”

得寸进尺效应,也称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就像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乞丐到富人家讨饭,仆人说:“滚开!不要来打搅我们。”乞丐说:“我太冷了,我只想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一想,这又不用给他什么,就答应了。结果,乞丐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最终仆人不得不满足他的要求。

在娱乐圈的“吃瓜”事件中,网友们一开始只是好奇地看看热闹,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对明星们的私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期待更多的“瓜”。

警惕掉入“吃瓜”陷阱

吃瓜群众们也要警惕掉入“吃瓜”陷阱。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众的吃瓜心理,编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进入“吃瓜”群,制造热点,收割流量,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

比如,近日,一则网传济南女生被欺凌的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经相关部门核实,当地并未有网传情况发生,系网民编造。此外,调查发现,该网民团伙创建引流吃瓜群1000多个、发送涉黄虚假信息超30万条、拉拢群成员超50万人、获利超100万元。

这些不法分子打着“吃瓜”的旗号,利用网民的吃瓜心理组织群聊,进群需要扫码付款,群内分享所谓诱人信息。为了持续获利,这些群聊组织者不惜编造虚假信息,蹭热点甚至造热点,干起散布隐私、色情、血腥、暴力、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的勾当。

吃瓜有风险,入群需谨慎

所以,亲爱的网友们,在享受吃瓜的乐趣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消息,更不要随意加入“吃瓜”群。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操纵网络流量作恶,轻则承担侵权责任,重则罚款拘留,甚至涉嫌犯罪。

让我们一起守护网络清朗,维护社会稳定,做一个理智的吃瓜群众吧!